寒潮是指冬季來自極地或寒帶的寒冷空氣,像潮水一樣大規模地向中、低緯度的侵襲活動。寒潮襲擊時會造成氣溫急劇下降,并伴有大風和雨雪天氣。對工農業生產、群眾生活和人體健康等都有較為嚴重的影響。
應對方法:
1.當氣溫發生驟降時,要注意添衣保暖,特別是要注意手、臉的保暖。
2.關好門窗,固緊室外搭建物。
3.老弱病人,特別是心血管病人、哮喘病人等對氣溫變化敏感的人群盡量不要外出。
4.采用煤爐取暖的家庭要提防煤氣中毒。
5.應加強天氣預報,提前發布準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。
6.發布準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,使海上船舶及時返航。
7.事先對農作物、畜群等做好防寒準備。
霜凍,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,是指空氣溫度突然下降,地表溫度驟降到0℃以下,使農作物受到損害,甚至死亡。通常出現在秋、冬、春三季。它與霜不同,霜是在物體上直接凝華而成的白色冰晶,有霜凍時并不一定是霜。
應對方法:
1.灌水法:增加近地面層空氣濕度,保護地面熱量,提高空氣溫度。
2.遮蓋法:利用稻草、麥桿、草木灰、塑料布、尼龍等覆蓋植物,可減少地面熱量向外散失。
3.熏煙法:煙霧能夠阻擋地面熱量的散失,而煙霧本身也會產生一定的熱量。
4.施肥法:在寒潮來臨前施有機肥,可改善土壤結構,增強其吸熱保暖的性能。
暴雪指自然天氣現象的一種降雪過程,它給人們的生活、出行帶來了極大不便;暴雪預警信號分為四種:藍色、黃色、橙色和紅色;當暴雪天氣來臨時當地政府部門應做好暴雪預警信號應急預案,提醒人們做好各方面應對措施。
應對方法:
1.大家盡量待在室內,不要外出。
2.遠離廣告牌、臨時搭建物和老樹,避免砸傷。
3.如果發生斷電事故,要及時報告電力部門迅速處理。
4.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和交通信息,避免因機場、高速公路、輪渡碼頭等停航或封閉而耽誤出行。
5.非機動車應給輪胎少量放氣,以增加輪胎與路面的摩擦力。
6.駕駛汽車時要慢速行駛并與前車保持距離。車輛拐彎前要提前減速,避免踩急剎車。有條件要安裝防滑鏈。
凍雨是一種低于0℃但未凍結的過冷卻水滴,是來自于高層冰晶云層中的雪花,遇到了高于0℃的氣層,融化成“雨滴”繼續下降。進入近地面氣層時,由于遇到低于0℃的氣溫,一部分可能凍結成“冰粒”,但大多數卻來不及凍結,成了低于O℃的冷卻雨滴,落到地面,在一些低于0℃的物體上“安家落戶”,凍結成雨凇。
應對方法:
1.當凍雨發生時,要及時把電線、電桿、鐵塔上的積冰敲刮干凈。
2.在機場,要及時清理跑道和飛機上的積冰。
3.對于公路上的積冰,及時撒鹽溶冰,并組織人力清掃路面。
4.人們應盡量減少外出,如果外出,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。
5.凍雨天氣里要減速慢行,不要超車、加速、急轉彎或者緊急制動,應及時安裝輪胎防滑鏈。